奇异果体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了专门部署。“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强支撑。新时古学建设,必须扎根田野,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由于实物资料多埋没在地下、淹没于水下,大量历史文物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必须经过科学的整理、分析与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其历史和当代价值;必须经过科学的保护传承利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作用。考古工作既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习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的重要指示,阐明了新时古学的使命与担当。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交流碰撞不断深入,在带来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造成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引发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自卑奇异果体育、文化自弃等思潮。无数志士仁人开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反省、转化和发展,李济、梁思永、夏鼐等留学国外的年轻考古学者陆续回国,将世界先进考古学知识运用于中国考古学实践中,追问文明起源、探寻文明踪迹,为构筑文化自信根基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考古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
中国现古学是在“民族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中华民族起源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而诞生的,其发展过程,始终没有脱离时代需求,始终肩负与时俱进的时代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现古学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发掘和研究历史文化遗存、阐释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有卓越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理论证据,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新时代以来,考古学扎根田野融合现代科技,发挥其物质研究之特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建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驱动力,为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特别是文化安全提供依据,为文化自信提供实证资料和理论支撑。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注重赓续学科传统、立足中国大地、利用中国材料,扬弃中国现古学发展进程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因素,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利用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中国概念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考古学在研究、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形成有机整合,离不开在理论、技术与育人方面的创新。早在20世纪,地质学、生物学、航空遥感等自然科学技术便已深入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中。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深化考古学的研究水平。世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国家软实力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入,通过文化的力量和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认同的价值挖掘,带动多学科交叉,促进文化(文物)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奇异果体育,将文化遗产保护整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已经成为学科发展趋势。因此,要更加强调考古学的价值阐释研究,将考古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载体。然而,面对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面对学科转型、国际学术话语权以及资源整合等各方面问题,中国考古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能力提升和服务国家战略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问题,如系统性、原创性理论贡献不足,国际学术话语权不强,考古人员队伍有待壮大,特别是全国具有考古发掘资质者仅2000人左右、全国科技考古工作者仅数百人,严重限制了考古学的发展。
在2023年12月19日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蔡奇同志指出,“习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是习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制约考古学发展的种种问题,亟须在习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尽快解决。
习文化思想为考古学科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古学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不断用理论创新筑牢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我们应以“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中华文明形成和国家演进研究,深入阐述中华文明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讲清楚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及其当代价值。要大力加强境外考古工作,从全球的视野研究中国,从人类文明的视角认识中华文明,开展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研究,为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贡献学科力量和学科智慧。要大力提倡重大学术问题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力争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国际重大学术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和领先地位,显著提升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的发现和分析能力,开展中华文明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当前,中国考古学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是考古学的黄金时代。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考古学来认知、阐释、保护和弘扬,需要用文物遗存来填补文字记载以外的历史空白,需要用考古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中国向来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2021年10月28日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文物考古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首次从部门规划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在继承和发扬考古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实践创新,积极推动学科交叉,更加高效、全面、准确提取考古遗存的多维信息,阐释考古资料蕴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将这些文物资料有效保护、永续利用,使之成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其在文化自信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具体而言,我们要加快整合资源,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高水平田野考古基地、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等,支撑学科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文物标本库、数据库的步伐,构建中华文明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考古发掘报告、研究专著、教材和科普读物的写作与出版,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全力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学科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开展考古学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为高质量考古工作建立方法体系和制度基础;加快考古成果的活化利用,推动考古走向公众、考古服务社会,打造更多类似《何以中国》的展览和纪录片等文化产品,积极向世界推广介绍研究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关键要依靠一流的人才。一流人才成就一流事业。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坚持育人创新,培育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古新人。长期以来,因编制少、待遇低等问题,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因人才短缺问题受到了严重限制。在习的亲自关怀下,近年来中国考古机构的编制明显增加、待遇有效改善,为考古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今后,我们应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考古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前瞻性地做好人才队伍布局,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专业方向突出、国际视野宽广的海外高层次考古人才,培养专业背景多元、学科交叉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行政能力突出的文化遗产国际管理人才,让他们更好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打造多元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界考古教育资源优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大力发展公众考古学,吸引更多人士热爱考古、奉献考古,增强考古成果的传播力,为考古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总之,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需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坚持“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理念,勇担探寻中华历史文脉、增进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责任,通过丰硕的考古研究成果夯实文化自信根基。